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旅游

康德就读的大学? 德国哲学家康德生平简介

admin admin 2023-12-13 【旅游】 1084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问题描述 康德就读的大学?

推荐答案

1740年康德进科尼斯堡大学学习。

其他回答

德国哲学家康德生平简介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哲学家康德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康德简介

 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公元1724年的4月22日,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近代 西方哲学 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其他流派。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信仰新教的虔诚派的教徒,虔诚派非常强调宗教精神,也非常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所以康德从小的精神世界就受到很深的虔诚派的影响。上学后,学校的 教育 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所以他的宗教哲学其实就是对虔诚派的一种反动。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后来因为家境贫寒,直到1748年才正式 毕业 ,毕业后康德去了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当家庭教师。一边学习一边教书的他,思想渐渐走出柯尼斯堡,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770年,康德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 逻辑学 与形而上学的教授的职位,当上教授后,康德十年来都没有发表文章,而是在潜心致学。1781年,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康德被称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也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因为是他迪奥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 经验 主义,所以康德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西方思想家之一。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柯尼斯堡去世。

康德的婚姻状况

 康德一直过着很刻板的生活,终身未娶的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深入简出的,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哲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得享受生活,他有着很丰富的业余生活,比如打牌,听戏或者听音乐会。他每天都邀请朋友一起吃饭并讨论一些学术上的话题。

 他的爱情始于凯塞林克伯爵夫人,他暗恋着这位夫人的时候,身份是该夫人的儿子的私人老师。伯爵夫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寡妇,为了能够多看她一眼,他每天都准时去给伯爵的儿子上课,后来这位夫人嫁给了另一个贵族,康德为此很伤心,他辞掉了工作。暗恋失败的他开始致力于自己热爱的哲学事业,并且开始形成自我的婚姻观。

 康德很早就知道爱情给人带来的激情与欢愉维持的时间是有限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最后冷却变质后,两人之间的信任就会转换为亲情,也只有这样,夫妻之间的感情才能长久。这样的爱情虽然在激情消磨殆尽后,就只剩下亲情,却也是平凡的,同时很值得人细细体味。

 康德一生未娶,关于这方面的原因,他自己的说法是:?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供养她时,我却再不需要她了?。这句名言也就代表了康德的婚姻观。

康德的著作

 康德著作主要分为9卷,不同时期内容各不相同。第一卷康德写于1747-1956年间,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的方向表现在 自然 科学方面,其中涉及了?活力测定?、?地球的自转?、?地震?、?火?等内容。第二卷主要是康德1957-1977年间的著作,这个时期的著作属于前批判时期,研究的方向比较杂,其中共收录了康德的17篇著作。第三卷名为《纯粹理性批判》,在其刚出版时,康德因其内容而被人们误解,称他的思想为?贝克莱主义?,使得他非常烦恼。6年后,康德进行了修改,补增了对唯心论的偏斥,减缩了再生 想象力 的派生作用的章节。

 第四卷主要内容来自于第三卷第一版和其他的一些著作,主要包含了4篇著作。第五卷主要囊括了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发表《判断力批判》,后者的发表,代表着康德?批判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第六卷主要包含《纯天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和《道德形而上学》两部分,前者的出版颇为曲折,曾受到普鲁士政权与宗教政权的反对。第七卷包括了《 学科 之争》、《实用人类学》,通俗易懂,主要表达了康德对人生的思考。第八卷主要由部分 论文 和部分著作组成。第九卷主要囊括了《逻辑学》、《自然 地理 学》及《教育学》,而这一卷的这三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两位学者依据康德发表的论文编辑而成的。

1. 哲学家康德名言大全

2. 哲学家康德的故事

3. 哲学家康德是谁

4.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

谁是批判哲学的奠基人?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在大学学过哲学、神学、数学、物理学。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教授逻辑学、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二十七年。早年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著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著名的“星云说”。1760年以后逐步转到哲学方面,先后撰写了《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未来形而上学导言》、 《道德的形而上学》等,创立了德国古典哲学第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唯心主义体系。

康德在哲学上极力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使二者妥协,结合在一个体系中。他表面是个二元论者,而根底却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正因为康德美学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所以康德哲学上的这种深刻的矛盾和两重性,也反映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康德的美学思想正如他的哲学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康德的思想发展演变,一般分为“前批判期”和“批判期”,而以他的三大“批判”,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为基本分界线。在“前批判期”,康德就对美学给予极大关注,写了《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1764年)一书,对美感和崇高感的产生基础做了考察和描述。他指出美感和崇高感不在于对象属性的 *** ,而在于每个人接受这种 *** 的固有的 *** 和不 *** 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他考察了引起美感和崇高感的各种自然现象,一般人美感和崇高感的特征,以及它们在男女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还考察了审美趣味的历史变化。一般说来,这些考察多限于经验描述,还缺乏深刻的哲学分析,明显地反映出所受的卢梭影响,具有启蒙运动的显著特色。

在“批判期”,康德在构造他的哲学体系过程中,先后写了《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判断力批判》作为美学和目的论,联接另两大“批判”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康德的美学主要包括在这部独具特色的著作中。在前两大“批判”里,康德探讨了为自然必然定出规律的知性和为意志自由定出规律的理性,但知性和理性、认识和伦理、自然和自由还是彼此对峙的。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则提出判断力作为结合、沟通、联接这种对峙的中介环节。判断力略带知性的性质,又略带理性的性质,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是一种从特殊去寻求普遍(主观有效性)的能力, 也叫做“反思的判断力”。 “反思的判断力”由想象力和知性构成,也是先验能力,它以自然合目的性作为反思判断的先验原理。所谓自然合目的性,并不是肯定对象确有目的,而是设想对象有目的。如说对象是合于目的的,是指对象与它的本质(内在目的)或它的用途(外在目的)一致,那么这是客观合目的性。如说对象是合于目的的,是指对象形式符合主体心理功能(即符合判断力),那么这就是主观合目的性,或形式合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和主观合目的性,都是自然合目的性。 “反思的判断力”及其形式合目的性(也是一种自然合目的性),就是康德美学的理论基础。这种形式合目的性要求对象形式符合主体心理功能即想象力和知性而生愉快,因此,按这种先验原理进行的“反思的判断力”,也就是审美判断。

根据这种观点,康德对美和崇高做了分析。在“美的分析”中,他依照知性判断的范畴即质、量、关系、模态对美(审美) 作了规定: (1)美是不计任何利害的愉快,强调审美愉快与其他愉快的区别; (2))美是无须概念而普遍引起愉快,强调审美的主观普遍性; (3)美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即形式完全符合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强调美是形式的合目的性; (4)美是不凭概念而必然产生愉快的对象,强调审美的必然有效性的基础即“共通感”。对美的如上规定,实质强调美在形式,讲的是“纯粹美”。在“崇高的分析”中,他对崇高的审美经验着重在量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崇高对象或是形式的“无限”,或是力量的“无比”,前者叫做数量的崇高,如大海、星空,后者叫做力量的崇高,如疾雷闪电,暴风骤雨。数量的崇高,基于自然对象的巨大形式超过想象力的把握而唤起心中的理性理念(伦理力量)予以整体把握从而产生愉快;力量的崇高,基于自然对象的无比威力使想象力无力适应而感到恐惧,便唤起理性理念予以掌握和战胜从而产生愉快。总之,崇高是想象力在巨大而有威力的自然对象面前因无力把握而唤起理性理念与之抗争,并在精神上战而胜之,从而产生喜悦之情。对崇高的规定,实质强调美在内容,讲的是“依存美”。

康德在美和崇高的分析中,都是从审美经验的描述上对美和崇高作哲学规定的。他以美感代替美,以崇高感代替崇高,美和崇高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规定。但是作为审美的心理学分析,由美到崇高却显示出由认识到伦理,由自然到自由的过渡,搭起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桥梁。

康德还从审美欣赏和创造方面提出了互有联系的两个审美范畴:美的理想和审美理念。所谓美的理想,乃是一个趣味标准, 鉴赏标准。它不是抽象概念,也不是经验性标准,而是符合一个理性理念的具体形象(表象),是“依存美”的最高范本,鉴赏原型。康德提出美的理想,表明他已从对美的形式分析转向对美的内容的重视,从感性自然通向理性自由, 于是断定“美是道德的象征”。所谓审美理念(亦译为审美观念、 审美意象),乃是一种创造原理。它以有限的形象展现无限的理性理念,因而它不与任何特定概念相切合,难以用语言表达、穷尽。这种审美理念是经由想象力自由创造的,一方面要根据理性原则去创造,表现极大的自由,一方面又根据自然提供的感性素材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另一自然”,给理性理念以客观现实性的外观,使之感性具体化。在审美理念中,形象趋向于非确定性概念,理性理念趋向于感性具体,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理念的统一。审美理念就是美的理想在审美创造中的实现。

“美的艺术”作为自由创造的艺术,属于“另一自然”,就是审美理念的表现。从创造看, “美的艺术”要有意图,依据一定概念,因而它必须是艺术而不是自然;从鉴赏看, “美的艺术”也要以目的判断为前提,却又必须表现为自然,象似无意图,犹如天成。就是说,“美的艺术”的创造,须要客观合目的性,鉴赏既要客观合目的性又要主观合目的性。康德认为“美的艺术”的合目的性就表现在这里。

创造“美的艺术”的能力,即想象力,康德称之为天才, 鉴赏“美的艺术”的能力, 即鉴赏力(判断力)他称之为趣味。天才给艺术制定法规,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是天才的特征。趣味则对艺术进行评判。康德在天才与趣味的关系上更重视趣味,认为趣味比天才重要,判断力比想象力重要。因为“美的艺术”显示天才,只是才气焕发,而表示鉴赏,才有资格被称为“美的艺术”。就是说,艺术家(天才)在创造中单凭想象力只能产生无意义的东西,而靠判断力去规范想象力,给以清晰、秩序、规律,才能使想象力在合目的的范围内扩张自己。

康德的美学,揭露了审美活动中的种种矛盾,诸如纯粹美与依存美,美与崇高,趣味与天才等等的矛盾。一方面认为美在形式,是无利害计较的,无概念的,无目的的,是形式合目的性;另一方面又认为美具有内容,是涉及目的、概念的。康德一再强调美和鉴赏的“纯粹”性质,却又反复肯定美、崇高和天才的“依存”性质。从思想发展脉络看,康德越来越趋向调和这种矛盾对立,逐渐由美在形式向着涉及内容转变,逐渐实现由自然必然向精神自由过渡。 “美的理想”、 “审美理念”、 “美是道德的象征”等等的提出,就是企图完成这一转变的集中表现。但是由于康德哲学体系造成自然与精神、现象与本体、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虽然想借审美和目的论加以调和,最后依然落了空,没有实现他的意图。根本原因是康德没有找到实现它们统一的现实物质基础即人类社会实践。

康德美学的思想趋向,启发了后来者,歌德、席勒、黑格尔都朝康德提出的方向去探索美学问题。康德美学中的错误东西,如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形式主义等等,也为不少西方美学家所发展,有的并推向了极端,如克罗齐。

怎样评价康德哲学?

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强烈震撼了欧洲教会和君主的封建统治基础。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卢梭等一批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者,全面反对教会传统,提倡民主自由,号召人的解放。在当时,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君主割据的状态之中,相对较为落后,但是富有思辨传统的德国思想家却在全欧洲发起了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它以彻底批判的态度清算一切旧哲学,重新考察人所面对的一切问题,并把启蒙精神最终建设为一种崇高的哲学原则。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便是这场思想革命的发起者与奠基者。

1724年4月,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个皮匠,母亲虔诚信教。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腓特烈公学,开始对古典主义作品产生浓厚兴趣。16岁,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在他的老师克努村的影响下,他接触到了牛顿的学术思想。大学毕业后,因家境不好,他担任了近10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答辩论文《论火》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开始担任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提出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宇宙自然观。康德教授过许多科目,如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自然史、人类学等,他知识的渊博和思想的深邃使他的讲课非常出名。1770年,他成了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正教授。此后十余年,康德很少发表论著,长期沉浸在默默的思索之中。而于1780年开始,康德连续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1年)3大论著和《道德形而上学》等十余篇其他著作。三大批判是哲学史上的光辉典籍,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高峰,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地震般的影响,他的论敌称他“破坏了一切”。批判哲学使康德在全欧洲享有了崇高的声望,而教会则对他感到惶恐和憎恨,一再禁止康德发表有关神学的言论。

康德毕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他的生活作息极其规律刻板,以至于哥尼斯堡人每天都可以按他的日常活动对表。晚年,从不停止思索的康德致力于从自然界的形而上学到物理学的过渡的写作,但未能完成。1804年2月,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结束了自己的毕生使命,全城的人都为这位可敬的老人送葬,而教会一个人也没来。

在哲学史上,人们一般以1770年为界,把康德的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核心思想是他的宇宙自然观。在《宇宙发展史概论》等著作中,他着重提出了潮汐延缓地球自转假说和宇宙演化的原始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发展变化的物质演化过程,一切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力相互作用演化的结果。在当时,这是“自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马克思语),天体世界一直是宗教神学任意解释的禁区,但是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领域“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马克思语)。康德站在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将辩证法引入宇宙发展学说之中,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同时贯彻了明确的尊崇科学和理性的启蒙精神。

1769年是康德哲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由于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特别是省察到休谟所提的有关因果联系有无必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他从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学派哲学的“独断的美梦”中猛醒过来。开始从“前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70年,康德担任教授职务的答辩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标志着他批判时代的到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从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方面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理论大厦。

《纯粹理性批判》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确立了人的认识能力构成和认识的范围、条件和界限,得到了先验的结论。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阐述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在实践理性和感性欲望的斗争中,实践理性是主导的方面,没有实践理性,就不会有斗争,也不会有“应该”。实践理性就是善良意志。《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分别考察了科学知识和道德实践的内在理性特质,但是,理性本是一体,它们最终应是统一的。这个任务由《判断力批判》来完成,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最高峰。

科学和自由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两面旗帜,这两面旗帜都以理性作为共同根据。康德的先验唯心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论证数学、自然科学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尽管基本上遵循的是唯心主义路线,但反对休谟的怀疑论,捍卫科学,打击神学,以及对理性的能动性和自由所作的深刻探索,却显示了康德哲学的启蒙性质。尽管康德的自由抽象无力,但是,这却是德国人民的正义呼声的一种反映。康德认为自由思想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责任;言论自由是人民的神圣权利,不能受限制,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康德为言论自由而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教会。在《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中,他坚持把宗教归结为道德,认为从道德本身看,有实践理性已经足够,无须宗教。只是为了实现“至善”,才需要设想一个道德世界的主宰。所以他认为,启蒙的重点应是宗教的启蒙。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德国的特殊表现,高度的思辨性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特征。思辨性易于同现实保持距离,所以当这种思想涉及市民资产阶级的现实政治要求时,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却是深入思考问题的重要条件。

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他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起了积极的发动作用。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康德哲学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时出现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须超过康德”的呼声,目的是从彻底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康德。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是这样出现的。19世纪末,意志主义者、不同流派的实证主义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学的一定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过揭露和评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对康德哲学更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近几十年来,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影响。

康德,这位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终生未婚,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极有规律的生活。他的简朴的生活,诚实笃信的品质,以及仁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那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批判哲学”,一起造就了他那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品格,使他成为当时哲学家的典范。

介绍一下哲学家康德

康德哲学

当代阐释学名家Gadamer说得好:“精神科学是不能用进展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的”,“精神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几乎永不会陈旧”.谈到所谓“德国唯心主义的破产”,海德格尔曾不无愤慨地写道:“并非德国唯心主义破产了,而是时代不再有力量来承受这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海德格尔本人研究存在问题,总要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借助语言分析,回到希腊人的思想.在他看来,现代人遗忘了存在;向古希腊思想的回潮,正是重新记起存在的必由之路.人只有本真地存在,才有真实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竟可以说,古希腊人的精神始终活着,而现代西方人却由于精神萎弱而死了.海德格尔可是一门新课,但如果我们确实想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海德格尔哲学,我们是不该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置诸脑后的.

特别是康德哲学,它不仅为近代西方走出中世纪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派哲学作一大综合,为德国唯心主义启一大开端,更为现代西方哲学辟一大源头.无论现象学、阐释学,还是科学哲学,都从康德那里寻觅灵感、提炼问题、构筑进一步发展思理的基地.郑昕先生说:“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郑昕先生这句话,不仅对西哲是对的,而且对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来说,要想经过创造性的转化,造成具有现代形态的生命的学问,也必须过康德哲学这一关.

所幸,掌握和阐释康德哲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特别是儒家内圣之学)“打通”,这一步“高度的精神努力”,已经由避居港台的牟宗三先生完成了.牟宗三不仅掌握和诠释了康德哲学,且亦发展充实了康德哲学.他以儒家内圣之学为大本,以“一心开两门”之大乘佛家义为大纲,将闪烁在康德“超越的分解”中的通识和洞见,给以充分的贞定和证实,建构了一个以“两层存有论”为基本义理骨干,熔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为一炉的哲学大系,从而使历来缺乏系统相的中国哲学具备了能与西方哲学直接对话的型态.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康有为大概是最早接触康德学说的中国人之一.早在他荣任帝师以前,就写过一本《诸天讲》,将他从杂览西书中得到的天文学知识全盘倒出,其中就有康德的“星云说”他还以中国传统的形气学说相比附.其实,康德载其星云说的《宇宙发展史概论》只是一本“少作”与康德哲学的整个系统,并无多少联系.

康德另一个著名而又经常被曲解的论点,是所谓“不可知论”.南海先生在《诸天讲》里述之如下:“然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吾人至渺小,吾人之知识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这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限不能穷无涯的通常说法,冠以康德之名,实在是既无端又武断的强加.

严复也曾以己意对“不可知论”横加发挥,又归之于康德:“西国物理日辟,教祸日销,深识之士,辩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之说,以戒世人之笃于信古、勇于自信者.远如希腊之波尔尼,近如洛克、休谟、康德诸家,反复推明.”休谟与康德两种“不可知论”,含义与论证途径,各自不同,硬将它们拉在一处,相提并论,可谓不类至极.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大学哲学教科书.

严侯官又改用佛家语格康德义:“谈理见极时,乃必至不可思议之境.既不可谓谬,而理又难知,此则真佛书所谓不可思议矣.”这次有点意思了.佛家所云“实相一相,谓是无相,即是如相”,此非可以思议得,亦不可以言谈及,心行路绝,言语道断,非知识所行境界也.旧译康德“物自身”(thing in itself)为“物如”,颇中微意矣.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生平和著作 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属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740年进柯尼斯堡大学学习 ,1755 年以拉丁文论文《论火》得博士学位。1755年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第一次在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1766年担任王室图书馆副馆长,1770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并提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论文,进行答辩。1755年以后,康德发表的论著还有《论证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据》、《试将负量概念引入哲学》、《对优美与崇高感情的考察》、《以形而上学的幻梦阐释一位亲见幽灵者的幻梦》和《论区别空间中各个位置的基本根据》。1769年是康德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由于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特别是省察到D.休谟所提的有关因果联系有无必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他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哲学的“独断的美梦”中猛醒过来。开始从“先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间,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导论》、《判断力批判》3 部巨著相继问世,另外还刊行了《未来一切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以及其他10多篇论著。在德国,康德的声望日隆,他的新哲学在德国的影响不断增长。1792年起担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18世纪90年代康德出版的著作有《论永久和平》、《法学的形而上学原理》、《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学科的论争》、《实践观点的人类学》,以及逝世之前由他的朋友编辑出版的《逻辑学》、《自然地理学》和《教育学》等。康德著作的中译本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译本名为《宇宙发展史概论》,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196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未来一切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名为《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196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判断力批判》上、下册,宗白华、韦卓民译,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哲学思想 ①先批判期哲学。在先批判期,康德在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里,生动地解释了无限宇宙的各部分在空间中的联系,探索天体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在天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太阳系自然形成的“星云说”。他立足于牛顿力学,而在世界观上却超出牛顿。这一时期他持上帝是无所不在的理性秩序的近似泛神论的观点,对因果律表示怀疑;提出道德行为根本在于个人意志决定的观点。

②过渡期哲学。18世纪60年代末,康德全面地考虑了休谟对因果律的疑难,他欣赏休谟根据经验论对因果联系观念的起源问题所做的分析,认为这种分析很有启发性,但是坚决反对休谟否认因果联系必然性的错误结论。他在过渡时期主要考虑3方面的问题:欧几里得几何学及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人类自由的可能性;从以上两方面必然涉及到的空间、时间的性质。

③批判期哲学。在这个时期,康德建立起独特的批判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以先验论、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为基本特征的认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伦理学、美学等。

评价及影响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德国的特殊表现,高度的思辨性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特征。思辨性易于同现实保持距离,所以当这种思想涉及市民资产阶级的现实政治要求时,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却是深入思考问题的重要条件。

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J.G.费希特、F.W.J.谢林、G.W.F.黑格尔,他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起了积极的发动作用。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康德哲学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时出现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须超过康德”的呼声,目的是从彻底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康德。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是这样出现的。19世纪末,意志主义者、不同流派的实证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学的一定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过揭露和评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对康德哲学更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近几十年来,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的影响。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7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