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文学

明代玉带板标准? 唐代玉器的纹饰有哪些

admin admin 01-08 【文学】 528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问题描述 明代玉带板标准?

推荐答案

明代玉带板的标准是由20块带板组成,这20块带板又是由长方形8块、长条形4块、圭形2块、桃形6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明代玉带板作为中国古代玉带制度最后的辉煌,贯穿明代始终,成为玉带制度发展的集大成者。

其他回答

唐代玉器的纹饰有哪些

唐代玉器中的人神仙佛及纹饰,也进入全新的发展和变化期,其形式之多为前所未见,计有宽衣博袖的文人士大夫、头戴乌纱帽的官吏、衣着华丽美妙的仙女、长髯无冠的老人或道士,与汉族人形殊别的所谓“胡人”和具浓厚佛教色彩的飞天等。

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唐代玉器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以飞天为典型代表,是时代最早的飞天玉器,是后世同类玉器的先导。唐代飞天玉器用料均由新疆和田羊脂玉、白玉雕就,在玉材和艺术上表现出飞天的圣洁与高贵。玉飞天的艺术风格为飘然妩媚,淡雅萧疏,情韵连绵,尤显灵动之美,尽显镂雕之妙。

唐代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营养。伎乐纹玉带板是唐朝引入西域音乐、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唐朝成功地进行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唐代玉带板上的伎乐纹中,演奏乐器者属坐部伎,铊尾上的舞蹈者属立部伎,其形象为:深目,高鼻,卷发,留胡须,着胡衫,紧袖,束腰、肩披云带,足蹬乌皮长靴、舞于氍毹上,舞姿生动传神。

一个成熟的大唐男子可以没有娘子,但不能没有腰带。腰带作为大唐男士日常穿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能体现出时唐朝的时髦品味。一条简约而不简单的蹀躞带,让长安城的男女们散发着成熟笃信的自信光芒,成为全身上下的点睛之笔。相比之下,今人皮带上大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硕大logo简直不忍直视。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发现需要用一条带子来束缚不羁的服饰。关于衣带的记载,早见于《诗经》: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

秦汉之前男子服饰中的腰带以革带和丝带为主。春秋时就已有带钩的革带。战国时期,由于赵武灵王亲自为“胡服骑射”站台代言,革带进一步在北方推广。

随后各种形制的带钩逐渐在革带中得以应用。一部分用于带首,也有一部分将钩纽嵌入带身,钩首朝下,用于外挂各种佩饰。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匹马就成了他们移动的家,日常所用的生活必备品往往随身佩带。大件的器物多拴系在马上,小型的物件用一条革带佩在腰间。这可视为初代蹀躞带的雏形。

先秦时期,和诸多衣冠制度一样,从皇帝到百姓所使用的丝带样式和材质有着巨大的区别。就连当带子系好打结后,剩余下垂的部分的长度也有严格的规定。郑玄在作品中提及: “言惠公佩容刀与瑞及垂绅带三尺,则悸悸然行止有度。”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 “带,绅也。男子带鞶 ,妇人带丝。” 男子日常着革带,女子用丝带成了 社会 普遍现象。三国以后,出现了结构更为严密,造型为环形带扣的带鐍,最后完全取代了曾风靡一时的带钩。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不断融合的加强,汉胡骑士们腰间悬挂的佩饰越来越多,最终一种特殊形式的腰带应运而生。 “蹀躞”一词一作“鞢(革燮)”,也作“(韦占)韘”、“(革占)鞢”。 本意是指小步行走。卓文君在苦情诗《白头吟》中提到: “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一条经典款的蹀躞带,主要由带扣、带鞓、带銙、铊尾、下垂小带以及佩挂的小饰件构成,阳刚之气十足。《梦溪笔谈》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带,胡服也……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

各部分都有着实际的用途:

①“带扣”:唐人也称为“玦”。通过它才能把革带固定在腰间。带扣由扣环、舌(扣针)轴、以及扣尾(带柄)组成,类似于今天腰带的腰带头。

②“带銙”: 唐人也称为“胯”。銙的造型多样,有圆形以及半圆形,被称为“圆銙”或“团銙”;有方形称“方銙”;同时使用两种造型的复合銙称为“方团銙”;只使用方銙称“纯方銙”;玉銙紧密排在革带上的称“排方”,排得稀疏不紧的,称为“稀方”。张祜有诗: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銙下面开出可直接挂鞢带的扁孔,称为古眼。銙是一条革带的门面担当,往往谁佩戴的质地好,那么谁的地位就高。

③“鞓”:即腰带本带。唐代的“鞓”往往是黑色皮质革带,相当于我们今天腰带的主体部分。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中描述: “唐朝帝王带虽犀玉,然皆黑鞓。五代始有红鞓。潞州明皇画像,黑鞓也。其大臣亦然。” 唐人已然深知,深色的腰带收腰效果会更好。

④“铊尾”:腰带末端的装饰品。其作用有二,一是为了保护腰带头避免磨损,二是起到美观的作用,唐代金带和玉带的末端都会刻有铭文。带尾佩戴方式也很是讲究,原来由上向下反插,唐高宗诏令尾向下插垂头。《新唐书?车服志》说 “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日尾,取顺下之义。” 从中唐时期起,革带除单带扣、单尾的款式以外,又出现 了一种左、右腰部两侧各系一带扣和尾的双带扣双尾款式,系紧之后,双尾分垂一旁,起对称装饰效果。这种革带到宋金时期十分流行。

纵观整条蹀躞带,其中带銙内容最为丰富,有较高的视觉吸引力,撑起了整个颜值。唐代的带銙质地有很多,如玉、金、银、犀、铜、铁等,都可以磨成相关的形状做成带銙。所有的材质中,玉石最为珍贵,质量上佳,用个百八十年不成问题,因而玉带就成了大唐服饰中革带的杠把子。《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腰间的带銙即为玉片,与身上尊贵的紫袍相得益彰。

除了材质,带銙的块数以及纹样不流露着低调的奢华,时刻在彰显着代表着佩戴人的身份。唐代常见带銙有素面的,也有雕琢人物动物纹样,其中以异域风气的胡人胡兽纹饰最为普遍。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上雕狮子纹。辽宁辽阳曾出土蹀躞带,玉銙上浮雕抱瓶童子纹。

唐朝,蹀躞带不仅成了流行款式,而且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规章制度。大唐政府专门为子民制定了“大带制度”,用蹀躞带来区别官品等级。杜佑在《通典》中记载: “上元元年八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二胯;四品,金鱼袋,十一胯;五品,金带,十胯;六品、七品,并银带九胯;八品、九品,服并用鍮石带,八胯;庻人服黄铜铁带,六胯。” 不同品级的官员身着不同带銙材质和数量的蹀躞带,等级森严。

自腰带诞生之日起,功能性就被放在设计的第一位,有人用它悬挂佩饰,有人用它上吊。蹀躞带沿袭前朝设计理念,将功能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区分官员品级还具有强大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诸如水壶、钱包、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算袋等物品。只要你用得上的家当,都可以挂在腰带上。他们的腰间俨然成了一座移动小仓库。

蹀躞带上有通常挂着“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这七件物品,有一个响亮又不失文雅的名字“蹀躞七事”。杜佑的《通典》再次记载: “景云二年四月赦文,勅令内外官依上元元年勅,文官武官咸带七事(注:谓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眞、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

唐朝人之所以要悬挂这些东西,离不开佩饰的强大实用功能。

刀子是一种匕首类小型刀具,在古代用途广泛。类似于今日备受野外生存爱好者喜爱的多功能瑞士军刀。砺石即磨刀石。唐人爱刀如生命,即便锋利如唐刀也禁不起锈蚀,所以勤劳的唐人把磨刀石挂在腰间,随用随磨。

针筒一般为竹制,相当于现在的文件带。唐人把一些重要的纸张、帛书装进竹筒里,易于随身携带,又避免了损伤。火石,古人取火工具,相当于今天的打火机。唐人用钢制的“火镰”击打火石取火,不管走到哪里,火就可以点到哪里。

契苾真即契苾针。契苾,本是铁勒族的部落之一,是鲜卑族一支强悍而善战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却很落后,写字基本用刻。契苾针就是他们专门用来刻字的工具。

哕厥的作用比较神奇。这种外观类似锥子的物品用来解绳结。周朝时,贵族们宽衣博带,穿衣系带时,为了避免衣服披散,可爱的人们经常把衣带打成死结。如此打结有效避免了走光,但解开衣结真得令人头大。于是,机智的古人就发明了专门用来解绳结的哕厥。

蹀躞带曾经一度是男人的秀场专利,但随着唐朝女子男装的盛行,唐朝女子也开始使用蹀躞带。严肃规矩的圆领袍和蹀躞带似乎是天生一对,足以令女性腰间线条更明显。长安美妆领袖太平公主就很喜欢这种装扮。《新唐书》记载:“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近服妖也。”

唐玄宗开元以后,朝廷规定一般官吏不必再佩挂蹀躞带。从此蹀躞带于是更名正言顺走进了唐代女子的衣柜。她们省去了原来的“七事”,将蹀躞带改成了狭窄的皮条,功能性渐渐消失,纯粹成为女子的一个配饰,精致却不夸张,无论是宫斗职场还是外出约会都能hold住全场。

《一代宗师》里,叶问拜师陈华顺,师父告诫他:“一条腰带,一口气,往后要凭这口气做人。”对于千年前的大唐男女来说,一条蹀躞带就代表了他们的 时尚 一生。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7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